2025-11-21
關閉
2025-11-20 18:25:00
臺南科技產業專區於11/20辦理第二次事業計畫公聽會 回應排水、交通及生態等議題

【視傳媒記者黃雋淮/臺南報導】

 

臺南市政府地政局於今(20)日下午於西賢里活動中心舉辦「臺南科技產業專區開發案」第二次事業計畫公聽會,黃偉哲市長指示各局處重視開發與生態平衡並指派由韓參事榮華主持,攜市府團隊向土地所有權人、承租戶及周邊居民說明開發內容進度,並重點回應第一場公聽會所提出的排水、交通規劃、生態平衡及租約補償等相關問題。 

 

▲臺南科技產業專區於11/20辦理第二次事業計畫公聽會 回應排水、交通及生態等議題。(地政局 提供)


該案開發面積約30.23公頃,其中公有土地比例達99.74%,以教育部學產基金土地為主。過去多採三七五租約作養殖使用,長期未能有效發揮土地使用效益。市府表示,本案透過都市計畫變更與區段徵收方式重新規劃土地用途,不僅提升土地利用效益,更兼顧產業發展、公共設施取得及既有承租人權益,將打造南科延伸之創新產業聚落。 


此案開發後將同步取得約12公頃公共設施用地,考量區域地勢低窪且位於淹水潛勢區,本案特別規劃1.64公頃公園兼滯洪池用地使用(連同利用後續提及1.43公頃公園用地所設置之地下式滯洪池,本案計畫設置滯洪量體48,125立方公尺),未來透過出流管制、工程設計以低衝擊開發方式構思,可有效避免開發後增加之逕流加重原排水系統負擔。

 

▲臺南科技產業專區於11/20辦理第二次事業計畫公聽會 回應排水、交通及生態等議題。(地政局 提供)

 

該公園兼滯洪池用地以保留自然環境基底為原則,營造濕地公園環境,提供周邊生態物種如鳥類、陸蟹得以棲息利用的綠色韌性基地。市府強調,相關設計已依據區域水文條件及未來氣候韌性標準辦理,將確保開發後整體排水安全及生態補償作為,加上水利局已規劃並提報中央爭取「臺南市中西區 C3 抽水站改建工程」經費,規劃增設 5 台 5.0 cms 抽水機組,工程完成後可保護約 74 公頃區域,更加強化周邊地區排水系統效益。 

 

▲臺南科技產業專區於11/20辦理第二次事業計畫公聽會 回應排水、交通及生態等議題。(地政局 提供)

 

以周邊道路(如華平路、民權路、和緯路五段等)之交通現況,依本案都市計畫變更報內政部之計畫書調查成果,服務水準尚屬良好(多屬A級),本案區內另規劃有30米南北向道路與華平路平行,可供區內車輛聯外通行,將可減輕華平路之交通壓力。未來本府交通局將加強和緯路等周邊道路之號誌動態調整與監控機制,以利尖峰時段車流疏導,並將視產業專區進駐情形,適時調整公車、公共自行車等公共運輸服務,持續鼓勵民眾使用公共運輸以減少私人運具。 


另考量周邊民眾的休憩活動需求,計畫區內包含1.43公頃的公園用地及0.31公頃的公園兼兒童遊樂場用地,將提供全齡友善的休憩場域,營造富有綠意、永續的城市綠意空間。公園設計呼應本區域的自然資源,融入魚塭意象、陸蟹語彙等,強調與地區紋理、自然環境的鏈結,營造地區特色及亮點。 


因應安平地區觀光熱潮及車流量日增,市府在本案內規劃1公頃停車場用地,並預留銜接主要道路之出入口配置,以紓解假日觀光車潮,提升交通動線效率。此外,為因應未來產業園區通勤需求,市府亦說明加強相關道路車流分流及交通號誌動態調整與監控機制,適時調整公車、公共自行車等公共運輸服務。 


該案整併原有三處未開闢之學校用地,調整為第二種產業專用區兼容許文教使用,亦同步規劃3公頃文中小用地,因應未來產業人才子女之就學需求,兼具產業和教育均衡發展。 


針對地主及承租戶於首場公聽會提出的租約補償問題,地政局再次強調將依《耕地三七五減租條例》辦理相關補償機制,以保障既有承租人權益,並有效協助解決歷史租約及土地閒置問題。 


第一次公聽會亦有多位民意代表參與,民代們關注排水安全、交通配置、生態平衡等議題,並要求市府充分說明並納入地方意見。地政局回應,相關設計將依民眾與民意代表意見優化,以確保開發品質與區域生活環境兼顧。 


這次(第二次)公聽會中,多位議員及民眾針對產業開發方向、水利、交通、生態及保留地方紋理等議題提出眾多建議意見,將攜回研議。 


地政局表示,臺南科技產業專區具備良好區位、交通可及性及周邊學研資源等優勢,可補足半導體上游產業鏈量能,促進地方人才培育、科技產業之產品研發與數位轉型。透過區段徵收的公益性與土地活化效益,本案可創造市府、教育部、產業界、市民及原承租戶「五贏」成果,為臺南產業升級與城市發展注入新動能。

您可能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