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10
關閉
2025-10-09 18:47:32
水利局強調堰塞湖非人工填築土石壩 為防止災害發生,監測及疏散是保全民眾生命安全重要措施

【視傳媒記者黃雋淮/臺南報導】

 

近期花蓮堰塞湖災害事件,民眾關注台南市境內水庫是否會因溢流而危及下游安全。水利局表示,境內水庫均由中央管理,水庫興建其土石壩在施工過程中皆經嚴格的品質管制與安全檢驗,確保結構穩固與運作安全,此外,水庫管理單位均依照「水庫建造物安全評估辦法」規定,定期執行水庫安全評估及安全檢查,監測機制相當嚴謹,確保水庫營運安全。天然堰塞湖壩體多由山崩或滑坡的鬆散岩塊組成,壩體穩固及安全性遠不如人工填築的水庫土石壩壩體。

 

▲曾文水庫大壩溢洪道上游。(水利局提供)

 

水利局指出,水庫土石壩的設計及施工管制嚴格,設計上會設置「溢洪道」,在水位上升至一定高度時,可自動或人工開啟排放多餘水量,以避免水位過高危及壩體安全,因此,水庫之洩洪,也屬正常排洪作業,民眾無需過度擔心。然而堰塞湖是因地震或大規模崩塌阻斷河道所形成,與人工興建的水庫不同,並未設置溢洪道等安全排洪設施。當降雨使水位上升至堰頂產生溢流時,水流會對堰體產生淘刷作用,若堰體結構鬆散,恐導致潰決,進而危及下游地區安全。

 

▲曾文水庫大壩溢洪道下游。(水利局 提供)

 

水利局強調,為防止堰塞湖潰決造成災損,最有效的方式是加強監測與預警,密切觀測水位變化,並在溢流前及早疏散下游民眾至安全地點,確保生命安全。

您可能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