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15
關閉
2025-10-15 11:25:19
引領學生探索更多的未來 臺南創新推動國中技藝或職業在地課後課程

【視傳媒記者黃雋淮/臺南報導】

 

臺南市教育局創新推動「國中技藝或職業試探在地特色課後課程」,由學校主動規劃,結合鄰近技專院校或在地產業資源,讓學生在正式課程以外,親身體驗動手實作的樂趣,藉此拓展職涯視野,累積未來升學與就業的潛能,自100年度執行以來,目前已累積計約1,600人次學生及200多位教師參與。今(114)年度有仁德文賢國中、南化國中及白河國中等3校辦理在地特色課後課程。

 

▲學生至養蜂場認識蜜蜂。(照片由南化國中提供)

 

市長黃偉哲表示,教育不應僅侷限於課本或教室,更應走入在地並與生活連結,讓學生在探索中學習、在實作中成長,實踐「適性揚才、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最終讓每位學生都能找到自己的亮點與發展方向。

 

▲讓學生學習馬賽克拼貼創作。(照片由白河國中提供)

 

教育局長鄭新輝指出,為了讓國中學生寒暑假或例假日也能有多元豐富的學習機會,且有機會踏入在地產業,透過在地課後課程的推動,引發學生對在地產業或職涯的興趣,進一步增加學生更了解當地的特色及優勢,深具教育意義與社會價值。

 

▲學生進行酒精墨水畫體驗。(照片由仁德文賢國中提供)

 

教育局進一步說明,仁德文賢國中於暑假期間邀請鄰近的中華醫事科技大學、樹人醫護管理專科學校老師,教導學生新生兒照護、高齡養生保健、視光體驗等,除對醫護職群內容有了初步認識,同時豐富自己的健康知識。

 

南化國中以在地農業為發展主軸,如至養蜂場體驗蜂王乳製作、茶樹莊園進行精油製作、與果農學習烘烤龍眼乾,不僅增進對農業職群的認識,體察農事工作的甘苦與價值,也凝聚對家鄉的歸屬感。

 

白河國中則與鄰近白河商工合作,安排學生體驗蓮花文創商品雷雕設計、蝶古巴特拼貼手提袋、蓮花馬賽克拼貼等文創創作,發揮學生的創意與手作能力,產出獨一無二的精緻作品,提升學生自我表達與成就感。

 

教育局補充指出,除了在地特色課後課程,亦規劃透過其他多元活動引導學生發掘潛能、適性發展,如國中技藝教育課程、國小高年級專科學校與技術型高中參訪、暑期體驗課程、技職博覽會等,培育學生帶得走的能力與技術,更希望幫助學生找到學習的意義與方向,多元展能,種下職涯探索的種子。

您可能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