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傳媒記者傅建峰/台南報導
玫瑰墓樂團18日到台南安南醫院,以音樂、歌聲來為癌友來一場生命音樂饗宴,讓這些朋友的心靈更加健康。玫瑰墓樂團已超過500場的生命音樂講座,足跡遍及各級院校、扶輪社、獅子會,慈善會、宗教、商會、軍方等團體,對民眾、學生的啟迪和鼓勵造成前所未有的轟動及影響。
玫瑰墓樂團的吉他手蘇世揚本身是醫生,他參與SARS和新冠肺炎第一線救護任務的急診專科醫師,以醫者的心境與使命,願盡一切心力,將患者、家屬、癌友、病童、社會弱勢、反毒的真實故事,化成一首首感人肺腑的曲目,於2006年與其他4位好朋友共組成「玫瑰墓樂團」,以結合音樂會與演講的演出方式,願把愛分享出去。樂器分別為木吉他,大提琴、小提琴、鐘琴、非洲鼓、貝斯,三主唱來詮釋原聲搖滾,
18日曲目分別,「哭泣的史瑞克」,一段感人的影片揭開序幕,訴說著癌末患者最後的心願,陪他小學六年級的女兒看完最後的電影「史瑞克」。
Put out the fire 「急診室裡,年輕太太帶著5歲稚子哭天喊地…」永遠忘不了那一幕。一場大火、一個殉職的消防兄弟,一個被社會遺忘的英雄。歌頌新冠疫情幕後最大的英雄-EMT 的兄弟。
「回憶的抽屜」急診故事,抽屜裡盡是妻子所留下唯一能在每日夜晚睡前時,記憶與回憶的聲音,容貌,及所有擁有過的一切美好,小房間裡的老伯伯如此真誠且至死不渝的愛。
「臣諾」, 母親為了延續孩子能在世上多存活的時間,每日不懈的跑步,為了將自己身上的腎臟能夠捐助一個給最愛的孩子「豈臣」。17歲的孩子,近16年的洗腎時間,就算身處病痛仍選擇面對每次的難題,只為了將來有天也能像母親一樣的無微不至的照顧自己。
「一包米的春天」,後甲創校校長郭若愚的故事。郭校長無私的奉獻跟關心,救回了一個原本放棄自我,加入黑社會,隔日要行兇的學生。
「世界疫戰」,歌詞述說著「沒有子彈,卻終需一戰,沒有核彈,卻生靈塗炭…」新冠肺炎的爆發,就是場第三次世界大戰,寫給所有第一線的防疫人員…
整場11首歌曲的背後都有個故事,故事的動人除了生離死別外,亦交織著人們的感情與親情所帶來的每個觸動。最後,主唱蘇醫師強調著「樂團的成員不是主角,每首歌、每個故事裡的主人才是生命的鬥士,社會的焦點。」
-
2025-10-19 19:48:00
-
2025-10-19 19:39:00
-
2025-10-19 19:28:00
-
2025-10-19 18:22:41
-
2025-10-19 16:40:52
-
2025-10-19 16:19:00
-
2025-10-19 15:55:28
-
2025-10-19 15:49:06
-
2025-10-19 13:22:23
-
2025-10-19 13:13:34
-
2025-10-19 12:1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