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傳媒記者黃雋淮/臺南報導】
南市第七屆公共工程優質獎頒獎典禮於今(22)日隆重舉辦,水利局囊括逾1/3獎項,提報9件亮點工程獲評審委員高度肯定,繳出「2特優3優等4佳作」的史上最佳成績單,獲獎數量及等第更是笑傲群雄。秘書長尤天厚出席頒獎並對水利團隊積極投入各項治水防洪建設,又能兼顧施工品質及安全與生態永續發展等面向表示讚許。
▲南市第七屆公共工程優質獎出爐 水利局橫掃逾1/3獎項 勇奪「2特優3優等4佳作」。(水利局 提供)
水利局長邱忠川說明,海埔排水總長約1.67公里為佳里地區重要排水路之一,牽動佳興里、佳化里及營溪里等三里防洪安全,影響2,000餘人之生命財產,黃偉哲市長上任後成功爭取經濟部水利署補助經費3.48億元提升防洪安全,由下往上游分段整建共分三期施工。其中,「佳里區海埔排水治理工程(第一期A標)」獲得水利工程類「特優獎」殊榮,投入約3,200萬元施作180公尺護岸並已於今(114)年1月完工,將渠寬由原4公尺擴建至12公尺,並導入生態友善複式斷面,增加動物逃生通道,保留綠帶及水防道路,讓海埔排水同時擁有防洪、生態、交通等多樣性功能,第一期工程完工後成功通過丹娜斯颱風、西南氣流0802豪雨等考驗,明顯改善積淹水面積與時間,受到地方里長及里民高度肯定。
▲「佳里區海埔排水治理工程(第1期A標)」施作180公尺護岸。(水利局 提供)
值得一提的是,為改善永康區復華一街周邊積淹水問題,投入約3,650萬元辦理「臺南市永康區復華一街排水改善工程」亦榮獲水利工程類「特優獎」肯定,復華一街採用高地截流、低地側溝斷面加大與復國一路新建雨水下水道等方案,於復華一街辦理側溝改建共245公尺、興國街辦理高地截流暗溝共528公尺,以及復國一路辦理新建箱涵(及管涵)共136公尺,藉由降低流入復華一街低地逕流量及提加大復華一街側溝尺寸,改善復華一街長年積淹水情形,而復國一路新建雨水下水道亦提升區域防洪標準。施工期間克服複雜且眾多的管線遷移與龐大車流量等交通問題,工程完工後成功通過多次颱風豪雨考驗,未傳出積淹水情事。
▲「臺南市永康區永二街DA幹線第三期工程」,是大灣一帶高地截流排水治理的最後一哩路。(水利局 提供)
此外,獲評水利工程類「優等獎」有3案,分別是「下茄苳及烏樹林排水護岸改善應急工程」投入1,769.7萬元完成烏樹林排水河道294公尺崩塌護岸整建,並銜接上下游既有護岸,提升區域防洪保護標準,有效降低後壁區嘉苳里周邊積淹水風險;「六塊寮排水1K+155~2K+320、3K+370~3K+505治理工程(1工區)」則投入約2億7,679萬元辦理865公尺護岸整治,採「道路兼排水」方式,設置雙孔箱涵並配合擋水牆作為護岸保護措施,另於護岸頂板施作15公尺計畫道路,兼顧治水防洪與都市發展需求。至於「臺南市永康區永二街DA幹線第三期工程」則是永康區大灣一帶高地截流排水治理的最後一哩路,投入5,000萬元施作箱涵工程,完工後補上防洪藍圖最後一塊拼圖,宣示大灣(永二街及文化路)地區整體排水設施均已完善。
水利局補充,獲評水利工程類「佳作獎」計有4 件,包含興建每秒最多可抽排26.25噸水量,改善鹽行、鹽洲等地區淹水情形的「臺南市永康區鹽洲抽水站新建工程」;完成兩岸約350公尺護岸治理,有效改善柳營及六甲區龜子港排水周遭積淹水問題的「龜子港排水4K+241~4K+591護岸治理工程」;以及延續大埕橋下游段護岸系統性整治,施作1,940公尺防洪牆、防汛道路及堤後側溝的「劉厝排水8K+471~9K+271護岸治理工程(一工區)」;最後是施作官田、六甲分區污水收集系統之主、次幹管及用戶接管工程的「臺南市官田區污水下水道系統(六甲分區)第三期分支管網及用戶接管工程第一標」,完成管線6,566公尺、用戶接管1,156戶,並輔以彩繪來提升污水接管價值及美化巷道整體環境。
市長黃偉哲表示,「治水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更要因應「短時強降雨的氣候型態」,持續規劃並檢視整體排水系統、抽水裝置或是全面性的防洪作為。此外,也要兼顧施工品質、安全與生態環境永續發展,除了地面上的各項治水建設外,更不可忽視地底下「看不見的污水下水道建設」,期許市府團隊仍要一步一腳印賡續推動並營造宜居的大臺南優質生活環境。
-
2025-10-22 19:51:16
-
2025-10-22 19:17:55
-
2025-10-22 19:02:53
-
2025-10-22 19:02:52
-
2025-10-22 18:58:36
-
2025-10-22 18:18:00
-
2025-10-22 18:14:52
-
2025-10-22 18:11:42
-
2025-10-22 18:09:47
-
2025-10-22 18:05:31
-
2025-10-22 18:0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