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5日)清晨,宜蘭南方澳進安宮珊瑚媽祖神像上的黃金項鍊與珊瑚配件遭竊,損失逾3千萬,圖未遭竊前的全貌。(圖/記者黃華安攝)
.jpg)
珊瑚媽祖神像遭窃之貌。(圖/廟方賴桂美提供)
黃華安/宜蘭報導
夜色未央,潮聲拍岸。南方澳進安宮的香火,在風裡仍微微顫動。誰也沒想到,這間被漁港煙火、海潮和信仰包圍的廟宇,會在一夜之間遭竊──那尊由「珊瑚」雕塑而成的媽祖像,胸前的飾珠、披肩的串鏈、鳳冠上的紅珊瑚珠,竟於今(5日)清晨發現遭人偷走,損失金額初估近三千萬元,震驚地方。廟方報警,並懇請社會協助追尋歸還,警方獲報後已封鎖現場採證擴大偵辦,全力追查竊嫌下落。
南方澳進安宮總幹事賴桂美受訪表示,凌晨十二時四十五分接獲警報趕至現場,發現竊賊於凌晨零時許行動,穿著黑色衣物、戴帽,疑似破壞三樓通風窗潛入廟內,隨後轉往二樓大殿行竊。犯嫌手法熟練,目標直指供奉在正殿主位的「珊瑚媽祖」,將其身上珍貴的五鳳冠帽頂級深桃紅珊瑚珠、如意珊瑚珠串等黃金項鍊與佩飾一併洗劫而去。竊賊離去前疑觸動保全系統,警鈴驟響。慌亂逃逸,從二樓後門竄出。

穿著黑色衣物、戴帽蒙面竊賊潛入南方澳進安宮洗劫珊瑚媽祖過程被監視器拍下。(圖/廟方提供)

蒙面竊賊潛入南方澳進安宮洗劫珊瑚媽祖過程全被監視器拍下。(圖/廟方提供)
賴桂美心情沉重説: 「所盜之珊瑚佩飾價值不菲,損失初估近三千萬元。呼籲社會各界、善心人士協助尋找,並在臉書多多分享訊息,希望竊賊回頭是岸,將神明聖物歸還原位,恢復媽祖的法相尊榮。」同時,她强調未來廟方將加強大小防盜系統,包括內殿保全與各出入口的安全措施。

進安宮總幹事賴桂美(右二)受訪,心情沉重表示媽祖乃鎮殿之寶,所盜之珊瑚佩飾價值不菲,希望竊賊回頭是岸,將神明聖物歸還原位。(圖/記者黃華安攝)

進安宮歷史悠久,創建於清朝末年,香火鼎盛、信徒眾多。 (圖/記者黃華安攝)
進安宮香火鼎盛、信徒眾多,遍佈全台。珊瑚媽祖法相莊嚴、靈驗有名,信眾聽聞此事無不痛心。信徒吳冠玉説:「小偷太可惡了,這不是偷金飾,是偷信仰啊!」另一位張氏長者難過表示:「偷別的還有理可說,偷到神明身上,那是逆天,必遭天譴。」
南方澳進安宮的歷史,幾乎與海共生。最早可追溯至清朝末年,至今逾一百二十年歷史,源於北方澳漁民對天上聖母的虔信。據傳最初的神像,是隨著唐山船航海而來的。隨後歷經漁村遷移、戰後海軍軍港設置、居民重建家園,進安宮才於1980年代在現址重建。
宮前望出去就是第三漁港,晨曦時分,漁船鳴笛出海,媽祖殿內煙霧繚繞—這是南方澳最日常也最動人的畫面。廟宇不僅是信仰中心,更是漁民出海前的精神依靠。

台灣人愛媽祖,媽祖是居民的信仰中心。(圖/記者黃華安攝)

進安宮每逢舉行慶典,海陸巡安庇佑人民,吸引衆多信徒前往。(圖/記者黃華安攝)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尊「寶石珊瑚媽祖」:由宜蘭在地珠寶商以南方澳海域天然珊瑚為材精雕而成,全台唯一。她象徵南方澳的海洋信仰與在地工藝之美。桃紅珊瑚珠點綴其冠,如浪花躍動;披肩下的如意串珠,在燭火映照下閃耀柔光。這尊媽祖乃鎮殿之寶,紅珊瑚雕塑,寓意「福澤長紅、護海安民」,是信仰的象徵,更是文化與藝術交織的見證。
今竊賊動上媽祖頭上,是時勢艱難、經濟不振的悲歌?良知與敬畏被淡忘的警鐘?竊案固令人憤慨,也讓人反思社會結構下的壓力與失衡。「當信仰也被偷走,或許是整個社會該重新省思的時刻。」

宮廟不僅是信仰場所,更是社區凝聚的文化節點。當信仰也被偷走,或許是整個社會該重新省思的時刻。 (圖/記者黃華安攝)
.jpg)
今竊賊動上媽祖頭上,是時勢艱難、經濟不振的悲歌?良知與敬畏被淡忘的警鐘?(圖/記者黃華安攝)
-
2025-11-05 19:41:28
-
2025-11-05 17:25:32
-
2025-11-05 17:22:50
-
2025-11-05 17:18:00
-
2025-11-05 17:02:19
-
2025-11-05 16:36:03
-
2025-11-05 16:40:07
-
2025-11-05 16:37:09
-
2025-11-05 16:35:07
-
2025-11-05 16:32:20
-
2025-11-05 16:30: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