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06
關閉
2025-11-06 11:05:00
「巴宰之聲.新年再響」11/8三義鯉魚國民小學盛大舉行

記者蔡小雪/苗栗報導

傳統巴宰過年是在農作物秋收後,族人趁農閒時團聚,因此選擇在農曆 11 月15 日過年。近代則改為國曆 11 月 15 日,因現代社會已不再是傳統農業生活,農收後不再有充裕的空閒時間,旅居各地的族人因工作與學業難以齊聚,因此改為每年國曆 11 月第二個週六舉行

 

睽違6年!苗栗縣巴宰族11月8日重啟的「過新年」儀式,於三義鯉魚國民小學舉辦「巴宰之聲.新年再響」文化展演,苗栗縣巴宰族群協會表示,「巴宰之聲.新年再響」象徵族人重新凝聚與文化再生的契機,亦反映疫情與長輩辭世後族群文化的延續意志。

 

新任理事長潘英明自述「從零開始學習」,展現族人世代交替下的新型領導樣態,代表從商界回歸文化實踐的族人責任感。此一轉化揭示了當代巴宰族青年對文化復振的主體意識。

 

活動內容融合傳統與創新:銅鑼舞迎賓、《巴宰族家訓》宣讀、兒童族語演出及跨聚落歌謠展演與創新改編的「走標接力」,皆體現長輩、青年與兒童之間的文化連結。透過共同參與,文化傳承不僅止於儀式,而成為日常社群互動的一部份。

 

今年活動亦融入現代媒介與政策資源,如歌謠教學影片、族語繪本電子書與QRcode學習站,展現科技在語言復振中的助力。「巴宰族正名牆」更以簽名行動象徵族群自我認同與公共發聲,強化文化與政治認同的結合。

 

最後的「牽田」儀式以手牽手象徵共同守護土地與文化,凝聚出族群的情感與希望。整體而言,「巴宰之聲.新年再響」不僅是節慶重啟,更是一場文化復振的具體實踐,體現巴宰族在現代社會中以新形式延續傳統的生命力。

 

理事長潘英明誠摯邀請大家抽空親臨現場感受巴宰族文化氣息,一起來認識巴宰之聲.新年再響」文化展演之美。

 

活動:時間地點

流程

 

 

您可能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