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傳媒記者黃雋淮/臺南報導】
臺南市水利局為強化區域排水系統功能,減少豪雨造成的積淹水與結構安全疑慮,故依據108年雨水下水道箱涵縱走成果,再投入約800萬元續辦「113年度八掌溪至急水溪間箱涵修繕工程」,針對新營及白河區老舊箱涵滲水與結構破損情形並予以修補(繕)改善,藉此強化排洪功能並預防道路塌陷等公共安全疑慮。黃偉哲市長表示,經修繕後,整體排水系統結構穩定性明顯提升,能有效降低豪雨期間箱涵破損或坍塌的風險,避免因積淹水導致的交通中斷與民生損失。水利局後續將定期檢測全市排水設施狀況,確保功能正常運作,並依檢測結果滾動式辦理修復與更新作業,以降低極端氣候下的風險衝擊。

▲113年八掌溪至急水溪間箱涵修繕工程,箱涵修繕施工作業情形。(水利局 提供)
水利局表示,此案已於113年4月15日開工,並於114年9月24日順利完工。工程範圍涵蓋新營區及白河區等多處重要排水幹線,共計修繕箱涵146處、包括鋼筋裸露除銹上漆防護、結構滲水裂縫灌注止水及老舊混凝土剝落表面砂漿修補等作業。另針對易淹水地區之箱涵,特別進行縱走檢測,確認側向連通管之通暢情形,並檢視是否有阻塞或淤積等狀況,調查總長度達5,526公尺,以徹底掌握系統健康狀況。施工路段包含新營區復興路、民生路(長榮路二段至民治路)、長榮路二段至新北二街路口、長榮路二段(新北街至周武街)、王公廟小排四、秦漢街、新南路口、明清二街、周武街(長榮路二段至民治路)及白河區國泰路等多處重點區域,皆為都市主要幹道及交通節點。修繕後改善箱涵頂版承重能力避免路面下陷情形,並通過113及114年汛期颱風豪雨期間考驗,進一步提升整體結構安全及民眾用路人之安全性。

▲113年八掌溪至急水溪間箱涵修繕工程,箱涵縱走作業情形。(水利局 提供)
市長黃偉哲進一步指出,隨著都市開發密度提高與氣候變遷日趨劇烈,都市計畫區內的下水道與排水設施扮演的角色更加關鍵。這些設施構成城市「看不見的防線」,在每一次豪雨來臨時承擔巨大的排洪壓力,若未及時維護,將對整體城市安全造成潛在威脅。未來市府團隊將持續盤點轄內老舊設施,積極向中央爭取經費推動改善工程,結合智慧化水利管理技術,朝向「防洪韌性城市」目標邁進。
-
2025-11-17 12:45:00
-
2025-11-17 12:07:09
-
2025-11-17 12:01:40
-
2025-11-17 11:56:25
-
2025-11-17 11:48:36
-
2025-11-17 10:08:00
-
2025-11-16 22:44:45
-
2025-11-16 22:19:00
-
2025-11-16 17:03:07
-
2025-11-16 15:00:57
-
2025-11-16 14:51: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