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21
關閉
2025-11-20 17:25:57
用愛療育 守護慢飛 高雄北區扶輪社捐贈感官設備 支援早療前線

【視傳媒記者吉雄世高雄報導】每個父母最大的心願,就是孩子平安健康地長大。當他們在語言、動作或學習方面,發展不如預期時,在學習與成長的路上,將面臨不少挑戰,因此需要社會更多支持。長期關心此議題的高雄北區扶輪社,今年適逢創社50週年,第50屆社長陳威豪以「凡事多一點」為核心精神,號召「國際扶輪3510地區」第四分區八社:北區、中區、中北、五福、朝陽、富立、博愛及鐵人等扶輪社聯合社區服務活動,募集19萬元,捐贈伊甸鳳山早療中心-「多功能感官設備」更新經費。11月20日上午於中心舉辦的「用愛療育  守護慢飛」捐贈儀式上,扶輪社友齊聚一堂,以實際行動守護慢飛天使。

    今年4歲的樂樂,在成長過程中,家人注意到他的詞彙量偏少,他原本能說一些簡單的稱謂,但後來逐漸失去語言能力,樂樂改以哭泣表達需求,就醫後被症斷為自閉症。爸媽把他帶到鳳山早療中心,在老師一步一步的帶領下,發現他對燈光、音效特別有感。在今天上午的捐贈儀式上,老師把樂樂帶到以感官刺激為主的「黑屋」教室,讓樂樂示範操作這套新捐贈的設備--「花火感官牆」,樂樂的目光隨即被閃爍躍動的燈光吸引,老師現場分享感官牆設備可以幫助許多像樂樂的特殊兒童,讓他能集中注意力,藉聲光影像效果,達到療育成效,使慢飛天使在成長學習上,獲得正向發展。

    鳳山早療中心主任王政傑表示,中心幼童日托班共有55位孩童。其中,疑似或確定有自閉特質,以及口語能力有限的孩子,約有近30位,占了中心一半的比例。雖有其他溝通策略,例如圖卡交換系統、單鍵溝通輔具等,但現有的溝通方式有限,難以讓部分幼童完整表達內心的想法。

    他指出,學齡前孩子的大腦,就像一部感覺處理機器,他們透過視覺、聽覺、觸覺,以及動覺(感知身體位置與運動狀態)吸收資訊,孩子以此與人互動,並發展出適當的行為。對於有情緒障礙、學習障礙,或是過動症、自閉症的慢飛天使,特教老師運用多感官教具,協助他們進行感覺統合訓練,幫助特殊兒童認識自己,適應環境,並調整學習力。

鳳山早療中心在2017年6月遷至現址後,設有兩間感官教室,分別稱為「白屋」與「黑屋」。這兩間教室在長期使用下,設備漸漸老舊,兩教室的「音響系統」,還有黑屋的「花火感官牆」的控制器,運作狀態不穩定,經數度維修,已到了需汰換設備的時間。

    高雄北區扶輪社,長期支持伊甸早療服務,自民國106年合作至今,累積捐款達103萬元。這次,在第一時間獲知訊息後,隨即串連3510地區第四分區八社,熱心協助感官教室設備更新。北區扶輪社陳威豪社長表示,慢飛天使的成長路上充滿挑戰,孩子需要付出更多的時間與努力,才能克服難關。他相信,這不只是捐贈設備,更是一份穩定的陪伴。而這份陪伴,希望能幫助更多孩子跨越挑戰,勇敢向前。

  伊甸投入早療服務31年,協助許多發展遲緩兒,把握0~6歲黃金療育期,透過輔具、教具、玩具多元教學,讓慢飛天使在學習中獲得成就感,療育效果事半功倍。伊甸呼籲社會大眾,共同支持「弱勢兒童服務計畫」,讓每一個孩子,都擁有健康成長的機會,詳情請上伊甸基金會官網,捐款專線0800-025-885。

您可能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