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24
關閉
2025-05-23 18:15:00
靜宜台文系畢展「沓沓仔」 跨域創意翻轉台灣文學 獲各界好評

 

【視傳媒記者朱克明/台中報導】靜宜大學台灣文學系第19屆畢業成果展「沓沓仔」正式登場,以台語「慢慢來」的諧音為主題,呼應當代社會快速步調下,重新感受台灣文學的時空堆疊與文化深度。展覽集結35件跨媒材作品,涵蓋影像紀錄、文創設計、音樂專輯及文學創作等,展現學生從發想到實踐的完整歷程,並以創新形式呈現台灣文學的多元樣貌,獲得各界高度肯定。


台文系主任申惠豐說明,「沓沓仔」展覽分為三大展區:「導」以影音導覽探索台灣文化軌跡;「島」透過文字串聯島嶼人情;「倒」則顛覆傳統媒材,以創新手法詮釋文學。展區設計呼應主題,引導觀眾放慢腳步,細品學生對文化與社會的深刻觀察。

 

學生作品緊扣社會議題與傳統文化,如紀錄片探討城鎮發展、訪談瀕危工藝技藝,還有台語桌遊教材與音樂創作等。申惠豐強調,這些作品不僅結合創意與實務,更體現台灣文學的跨域潛力,為文化傳承開拓新路徑。

 

學生蔡宗儒與侯妤蓁以台灣神明與鬼怪為靈感,創作音樂專輯《禱語》,七首歌曲融合不同曲風,賦予傳統信仰現代音樂語言。團隊表示,透過專輯製作深入理解民俗文化,並以聽覺藝術讓信仰故事被傳唱,實現文化的當代轉譯。

 

學生林旗祥以宮廟蓮花紙創作「奉紙出巡」,將台南代天府的王爺諺語轉化為摺紙藝術,展現宮廟美學;藍紫庭與黃菡穎則設計台語桌遊「四界拋拋走」,結合台羅拼音與生活場景,讓學童在遊戲中自然學習母語,推動語言傳承。

 

學生邱羿心創作兒童繪本《小珊瑚怎麼生病了?》,透過小珊瑚與小蘑菇的互助故事,融入海洋保育與氣候變遷議題,以溫暖敘事培養生態意識,展現文學結合教育的社會影響力。

 

 

 

 

 

 

 

 

 

您可能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