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6
關閉
2025-07-24 18:24:17
直擊海洋科技最前線 副總統蕭美琴視察中山大學水下技術

【視傳媒記者吉雄世/高雄報導】在全球海洋科技迅速發展之際,副總統蕭美琴南下高雄,7月22日傍晚前往視察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科學學院的水下載具與智慧操控平台研發成果。從國產科研潛艇實機展示、智慧無人船到無人載具AI應用技術平台,展現台灣海洋科技自主發展的堅強實力與突破進展。

]
   中山大學長年深耕海洋科技,尤其近年來針對「海洋內太空」的探索與技術布局成果斐然。中山團隊攜手國研院海洋中心、台船、中信造船、國防大學等單位,打造我國首艘兩人座科研潛艇原型機,歷經超過十次實海域測試,目前正朝第二代透明半罩潛艇技術升級邁進,建置深海模擬艙,不僅作為耐壓測試關鍵設施,更已成為國內學研界進入海試前的重要試煉場域。


   中山大學指出,為全面提升台灣水下載具自主發展能量,2021年依國科會指示,成立跨校整合的「智慧操控水下載具平台技術研發學研中心」,整合合作學校的研究資源,推進涵蓋聲納、導航、AI辨識、影音通訊、水下充電、水上水下載具協同控制等前瞻技術,成功研製出多款具實戰與應用價值的自主/遙控式無人載具及感測系統。


   參訪過程中,蕭副總統實地見證研發成果,對中山團隊在自主式水面無人船、水下自主無人載具、水下感測器聯網系統等多項水下技術領域的突破深感讚賞,並表示此類核心技術未來不僅可用於海洋環保、漁業與水下探勘,更具備發展國防應用的潛力,對強化我國海域安全與科技韌性有深遠意義。


   蕭副總統對於中山大學濱海的美麗校園也十分欣羨,她表示,中山大學的海洋相關研究是國家探索海洋重要的學術基礎。過去在水下科技領域,她較聚焦國防安全,看到無論是有人載具還是無人載具,中山從無到有、自主研發,十分讚嘆。副總統說,購買之外,如何透過管道引進國外技術,進而擴展自己的實力,穩定台海安全,是她與賴清德總統關注的課題。


   因應我國長期「海洋立國」政策目標與政府「百工百業、落地應用」方針,未來中山團隊將持續深化技術研發,聚焦水下影音辨識、資安聲納通訊、音源定位、載具群控、救援系統與慣性導航等核心技術,打造國內水下科技自主體系,推動成果實際落地應用於造船、漁業、養殖、水下探勘與海洋防衛等領域,實踐科技自立、強化產業韌性,推動台灣邁向永續發展的智慧海洋國。


圖1.2:副總統蕭美琴(前排右四)南下高雄,視察中山大學海洋科學學院的水下載具與智慧操控平台研發成果。
圖3:中山大學海下所教授王兆璋(著白衣者)介紹自主研發的國產科研潛艇。
圖4:電機系王朝欽教授(著藍衣者)介紹智慧無人船。
圖5:中山大學王朝欽教授介紹無人載具AI應用技術平台,涵蓋聲納、導航、AI辨識、影音通訊、水下充電、水上水下載具協同控制等前瞻技術,成功研製出多款具實戰與應用價值的自主/遙控式無人載具及感測系統。
圖6:副總統蕭美琴表示,中山大學的海洋相關研究是國家探索海洋重要的學術基礎。

您可能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