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01
關閉
2025-07-31 10:54:53
南市府地政局五項工程榮獲國家卓越建設獎 持續建構韌性與宜居城市

【視傳媒記者黃雋淮/臺南報導】

 

臺南市政府地政局五項市地重劃、區段徵收及農地重劃區農水路改善工程,榮獲「2025國家卓越建設獎」優質獎,分別為「臺南市善化區興華市地重劃工程」、「臺南市永康大同市地重劃工程」、「113 年度巷口重劃區苓子寮段一小段 688 地號(E-43 西側)農路改善工程」榮獲「最佳規劃設計類-優質獎」;「臺南市南科特定區開發區塊 F、G 區段徵收工程」及「臺南市北安商業區市地重劃工程」榮獲「最佳施工品質類-優質獎」,地政局長陳淑美帶領團隊出席頒獎典禮並接受公開表揚。

 

▲南市府地政局五項工程榮獲國家卓越建設獎 持續建構韌性與宜居城市。(地政局 提供)


    市長黃偉哲指示,臺南市持續推動都市發展與土地整體開發,落實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精神,強化城市空間功能與環境韌性,打造包容、安全、綠色、人本且永續的生活環境,此次獲獎的各項工程,兼顧城市設計、地方文化、公民參與與生態環境,具體展現市政發展的成果與前瞻視野。

 

▲永康大同市地重劃工程滯洪池公園模擬圖。(地政局 提供)


    「臺南市善化區興華市地重劃工程」位於善化都市計畫區東側,鄰近善化高中與車站,交通便利、位置優越。工程規劃涵蓋公園、綠地與道路等公共設施,設置離槽式乾式滯洪池,最大蓄水量可達3,288噸,有效兼顧開發、防洪與生態多重目標。整體設計以「上善若水、化零為整」為理念,運用地形變化與綠意植栽,創造集教育、運動、文化與環境友善於一體的公共空間。

 

▲南科特定區開發區塊 F、G 區段徵收工程區內公園空拍實景。(地政局 提供)


    「臺南市永康大同市地重劃工程」融入糖鐵與蔗埕歷史文化,並整合區內農業部農田水利署的灌排系統,營造自然導向的開發模式,塑造自然生態環境,達到建構歷史與生態並存,並重視住宅品質與社區空間,打造多元共融、全年齡友善的公共環境,提供居民更具生活品質的城市空間。


    「113 年度巷口重劃區苓子寮段一小段 688 地號(E-43 西側)農路改善工程」結合地方文化與社區參與,地政局發揮創意,特別邀請苓和國小學童創作木棉樹印象畫作,並將其融入工程設計之中,為工程增添藝術性與地方色彩,促進社區居民的認同感與參與,改善後的農路能提升農產運輸效率,結合當地木棉花節共創觀光價值,讓地方兼顧農業發展與文化特色,實現多元目標。


    「臺南市南科特定區開發區塊 F、G 區段徵收工程」提供商業區、住宅區約68.28公頃,預計可容納15,000人口數,做為南部科技人的新故鄉,緊鄰南部科學園區,未來導入綠色運輸,以友善人本的理念與南科園區自行車道結合,形成整體交通網絡,也透過大道串連L、M區,至麻豆、善化與新市之市中心更為便捷,滿足周邊區域人口通行便利,又被譽為「蔗田上的矽谷」。


    「臺南市北安商業區市地重劃工程」自設計階段便廣泛蒐集在地意見,且透過網路票選決定公園主題,於設計上考量各年齡層的使用需求,打造安南區第一座全齡共享、多元使用的綠意特色公園,工程也導入綠色永續概念,設置容量6.4萬立方公尺的滯洪池與建構18cms抽水站,強化周邊152公頃土地的防洪能力。更在施工期間即遇颱風豪雨,實際發揮功能,兼具防災實用性與景觀美感。以上兩區均已開發完成並陸續辦理土地公開標售。


 地政局長陳淑美表示,此次五項工程獲得國家卓越建設獎的肯定,代表臺南市在推動土地開發、公共設施完善與永續韌性城市建構方面已具高度成效,地政局團隊在規劃設計階段即重視公民參與與在地特色,施工品質也嚴格把關,讓每一項工程不僅符合都市發展需求,更能回應市民對生活品質與環境安全的期待,未來地政局將持續強化跨局處整合與前瞻永續治理思維,以具體行動落實宜居永續城市的發展目標。

您可能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