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張市長:國家利益與地方唇齒相依 ,不可輕易退讓。
【視傳媒記者袁慧心/桃園報導】桃園市長張善政今(27)日上午主持市政會議時表示,隨著美國對臺關稅議題升溫,呼籲中央政府與美方談判時須全力捍衛國內產業與民眾權益,尤其在汽車產業、農漁產品進口及食品安全等領域,應「如臨大敵」嚴陣以待。張市長強調,地方支持中央談判,但國家利益不可輕易退讓。
張市長指出,112年桃園出口金額前30大稅則總產值達1.7兆元,其中88%為電腦電子產品,8%為電子零組件,目前多數仍適用零關稅。然而,美國依「232條款」可基於國安理由單方面課徵關稅,未來仍具高度不確定性;而在印刷電路板(PCB)項目上,我國已面臨20%關稅,較日韓高出5%,競爭壓力不容忽視。
針對美國輸臺商品,張市長提到,近期媒體披露美方可能要求我國大幅放寬汽車與農漁產品的進口關稅,雖經濟部做出澄清,但外界所提及的談判方向仍值得高度注意,臺灣不能「全面失守」。目前粗估將波及本市近4,000家廠商、30萬名勞工及其家庭。桃園為全臺汽車製造重鎮,一旦零關稅開放,美國車大量進口將對在地產業帶來難以承受的衝擊。
張市長同時強調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中央若開放美國農漁產品,地方政府將承擔監管責任,須加強追蹤流向與標示管理,目前已責成農業局、教育局、衛生局等單位提前研擬因應方案,食安問題不能在開放後才臨時補救,市府將全力守護市民健康與孩子的午餐安全。
張市長表示,國家利益與地方政府唇齒相依,地方會支持中央與美方談判,但必須維護國家利益與產業發展。若有機會與美國在臺協會(AIT)會面,市府也將表達臺灣的立場。
經發局表示,市府已成立關稅應變小組,以「緊急紓困」、「數位轉型」、「產業鏈重組」、「搶佔全球技術前沿」四大措施應對美國對臺關稅衝擊。在「緊急紓困」方面,市府協助提供諮詢服務轉介中央貸款資源如中小微企業貸款加碼,並持續建立事業單位預警機制、推動廠商訪視關懷方案、協助失業勞工申請失業給付、辦理專案與現場徵才活動、針對各類對象辦理促進就業措施及職業訓練;在「數位轉型」方面,市府推動「智慧產業學院」微諮詢服務平台,提供中小微企業微諮詢/微健診服務,並協助申請中央政府各項補助,如研發轉型補助。
此外,「產業鏈重組」方面,市府除向桃園公協會宣傳中央政策,輔導業者申請新設展示中心補助,並持續辦理中東出口拓銷團、國際採購媒合會等措施加強行銷;「搶佔全球技術前沿」方面,市府與國際加速器合作,促進人才、技術與資金的連結,涵蓋AI、半導體通訊、循環科技、製造升級與永續能源等領域,協助新創團隊爭取與國際企業合作機會,也協助桃園企業對接國際新創達到技術升級。
-
2025-08-27 18:26:01
-
2025-08-27 18:03:48
-
2025-08-27 17:30:18
-
2025-08-27 16:59:00
-
2025-08-27 16:47:51
-
2025-08-27 16:29:00
-
2025-08-27 16:20:22
-
2025-08-27 16:03:00
-
2025-08-27 16:05:43
-
2025-08-27 15:49:48
-
2025-08-27 15:4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