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02
關閉
2025-10-01 21:14:24
社會處方箋結合友善組織,陪伴讓失智長者重拾笑容


▲奇美醫院針對失智症患者推動「社會處方箋」,結合南市圖書館合作成立「失智友善館」,至今年已協助236位合作成立「失智友善館」,至今年已協助236位志工完成失智友善志工培訓。(圖:奇美醫院提供)


    視傳媒記者蔡清欽/台南報導


64歲的劉姓婦人自去年出現記憶力衰退,今年確診為失智症後,由奇美醫院神經內科主任楊浚銘開立「社會處方箋」,鼓勵她勇敢走出家門、重新融入社區生活。在家人的支持與醫療團隊的陪伴下,劉阿姨陸續參與奇美食品幸福工廠以及臺南市立圖書館活動,孫子也貼心陪同,更有失智友善組織的志工一路暖心陪伴,從協助操作步驟到適時給予鼓勵,讓她在安心氛圍中專注完成作品,重拾成就感。


奇美醫院專案副院長陳綉琴說明,奇美醫院推動「社會處方箋」,將醫療建議轉化為生活行動,鼓勵長者走出家門、參與互動,藉此延緩退化、減緩憂鬱情緒。透過失智友善志工陪伴,讓失智患者不再只是病人,而是能創作、能分享的社區成員,照顧者也能感受到支持與喘息。


陳綉琴說,奇美醫院自2019年承接臺南市政府衛生局失智友善社區計畫,並於2021年起與臺南市立圖書館跨域合作成立「失智友善館」,至今年已協助236位志工完成失智友善志工培訓,強化其對失智症的認識與敏感度。今年更進一步拓展至產業場域,輔導奇美食品幸福工廠成為失智友善組織,已有33位員工完成志工培訓,將「友善陪伴」融入烘焙課程與導覽活動。


在臺南市立圖書館「健康漾活處方箋系列活動」中,志工廖正雄分享陪伴失智長者的經驗:「失智長者最需要的是被理解與信任的安心感。」透過志工的耐心守候與鼓勵,讓圖書館不再只是知識的殿堂,更轉化為失智長者安心參與的療癒場域。這些志工不只是服務者,更是失智長者的朋友與支持者。


奇美食品幸福工廠「幸福DIY手作」烘焙課程中,失智長者會因不熟悉且忘記壓模步驟而慌張,但在烘焙團隊的鼓勵下,逐漸放鬆並完成鳳梨酥製作,開心地笑著說:「原來我也可以做到!」烘焙老師沈純鈴表示,與失智長者一起烘焙需要更多耐心,但看到他們完成作品時的笑容,就是最大的回報。

您可能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