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醫院口腔醫學部顏郁芬醫師表示,特殊需求患者透過居家牙科醫療,不僅降低因口腔疾病導致的併發症風險,還能提升整體生活品質。(記者蔡清欽攝)
視傳媒記者蔡清欽/台南報導
口腔健康對民眾生活品質影響深遠,然而,對於身心障礙者、神經發展障礙患者及行動不便者而言,尋找適合的牙科治療卻困難重重。為了滿足這群特殊需求患者,成大醫院特殊需求者牙科提供個人化的治療方案,並致力於打造無障礙、感官友善的就診環境,確保所有人都能享有平等的牙科醫療權利。
成大醫院口腔醫學部醫師顏郁芬表示,特殊需求患者在接受牙科治療時,可能因感官敏感、行動受限或認知功能障礙而面臨諸多挑戰,包括口腔清潔困難、對診療環境感到焦慮,甚至因缺乏專業醫療支援而無法獲得適當治療。對此,口腔醫學部透過個人化治療計畫、專業技術與感官友善環境,幫助患者克服障礙,提升口腔健康。
大多數特殊需求患者的牙科治療可在門診完成,然而,若患者有嚴重口腔疾病、需接受侵入性治療,或因高度焦慮難以配合治療時,高階設備儀器,和安排全身麻醉的專業團隊顯得格外重要。全身麻醉中,能完成更多治療,確保特殊需求患者的口腔健康。對於障礙程度較高者,醫療團隊也提供積極的預防性護理,降低未來侵入性治療的需求。
顏郁芬說明,考量許多特殊需求患者對牙科環境感到緊張,成大醫院口腔醫學部特別打造感官友善的診間設計,包括無障礙空間、低刺激環境與專業設備,具備寬敞的輪椅通道、柔和燈光、低噪音設計,及可調式治療椅與鎮靜技術,幫助患者放鬆接受治療。
醫療團隊也採取漸進式適應計畫,例如讓患者在未治療的情況下先熟悉診間環境,透過家屬陪伴建立對治療的信任感,並運用行為管理技巧,引導患者循序漸進地接受治療。對於長期臥床或嚴重行動不便的患者,也提供居家牙科醫療服務,讓患者能在家中獲得專業檢查與必要治療。研究顯示,這類患者的口腔健康與全身健康密切相關,透過居家牙科醫療,不僅能降低因口腔疾病導致的併發症風險,還能提升整體生活品質。
在顏郁芬醫師與團隊的努力下,許多患者成功克服障礙,改善口腔健康。一名自閉症大學生原本極度抗拒看牙,透過漸進式適應,最終成功完成洗牙與補牙;行動不便吳阿嬤,在適合輪椅移動的環境中,得以安全且舒適地接受牙科治療;智能障礙者小莉,則在家人與醫師的陪伴中,逐漸建立起良好的口腔清潔習慣,牙齒健康明顯改善。這些案例證明,只要提供適合的環境與耐心的治療方式,特殊需求患者同樣能維持良好的口腔健康。
-
2025-04-12 16:01:07
-
2025-04-10 16:47:02
-
2025-04-09 18:31:51
-
2025-04-09 18:21:37
-
2025-04-09 09:23:22
-
2025-04-08 17:01:02
-
2025-04-07 15:46:08
-
2025-04-07 13:56:00
-
2025-04-02 11:02:57
-
2025-04-01 09:47:07
-
2025-03-31 14:04:52
-
2025-03-30 21:3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