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22
關閉
2025-11-22 04:34:00
三千年的邂逅:〈詩經〉 陳建蒼師生書法展在林建生圖書館揭幕 從甲骨火光到行草流風 寫下三千年的文化回聲

 書法家陳建蒼老師指導的「三千年的邂逅—與經典有約」書法師生展,今(22日)起於蘆洲林建生圖書館一樓大廳展出(圖/記者黃華安攝)

展覽以《詩經》為核心主題,透過多樣書體與師生創作,引領觀眾穿越古今,在墨韻流動間感受跨越三千年文化的重量。(圖/記者黃華安攝)

黃華安/新北報導

當《詩經》的聲音被筆墨重新翻譯,三千年前的韻律便在今日悄然復甦。由財團法人紀念林建生教育基金會主辦、書法家陳建蒼老師指導的「三千年的邂逅—與經典有約」書法師生展,今(22日)起於蘆洲林建生圖書館一樓大廳展出至27日。展覽以《詩經》為核心主題,透過多樣書體與師生創作,引領觀眾穿越古今,在墨香中感受中華文化的魅力。

作為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以音樂性、節奏性見長,其篇章中蘊含的民風、祭祀與生活氣息,在本次展覽中以「風、雅、頌」三大架構呈現。展品以斗方小品為主,其中《周頌‧豐年》透過古語轉化為視覺,描繪古人祭典與豐收的畫面:

「豐收年穀物車載斗量,穀場邊有高聳的糧倉,億萬斛糧食好好儲藏。釀成美酒千杯萬觴,在祖先的靈前獻上。各種祭典一一隆重舉行,齊天洪福在萬戶普降。」

在書法的線條裡,觀眾彷彿能看見穀場的塵光、聞到祀典的香煙。《詩經》的節奏被翻譯成點畫與章法,而古人生活的呼吸也在墨香中被輕輕點亮。

指導老師,書法家陳建蒼,精通甲骨、篆、隸、楷、行、草諸體。(圖/記者黃華安攝)

本次展覽的指導老師,書法家陳建蒼,精通甲骨、篆、隸、楷、行、草諸體。書藝之路始自大學,早年受書法大家汪中啟蒙,後再入謝茂軒門下深研書法,並向陳奇銓、江育民、吳金洋等名家學藝,形成碑帖兼容、視野宏闊的書風。曾任中華民國書法教育學會副理事長、秘書長,現為監事主席,也是中國標準草書學會創會會員。

多年教學中,他強調「筆法、字形、章法」三者并重,帶領學員從執筆、臨摹到創作,一步步打開書藝的深度與自由。他表示,這次參展的 34 位學員,多為退休族群,從基礎開始累積,逐漸能創作各類尺寸作品。「每一筆都是學員的心血與情感。」陳建蒼老師說。

學員作品中不乏動人故事:如來自光復鄉的學員謝雪華,以〈鏟子超人〉書寫光復鄉子女對社會熱心人士的感恩,成為展場中極具人情味的篇章;徐正崇 則以全幅〈金剛經〉寄托對亡妻深重的思念,柔韌的筆勢中藏著溫度與堅定。陳老師自身作品〈沒出息〉更將網紅名曲入題,展現書法也能與時代潮流相互呼應,形成趣味對照。

來自光復鄉的學員謝雪華,以〈鏟子超人〉書寫光復鄉子女對社會熱心人士的感恩。(圖/記者黃華安攝)

學員徐正崇以全幅〈金剛經〉寄托對亡妻深重的思念,柔韌的筆勢中藏著溫度與堅定。(圖/記者黃華安攝)

本次展場作品豐富多元,宛如一部濃縮的書法史,觀眾得以在短短展區中感受文字三千年的形體變遷。

上古金石的質樸火光:包括商末周初「乃孫作祖己鼎」、西周「毛公鼎」、戰國「中山王國方壺」、石鼓文等作品,以象形線條記錄文明初光。粗獷、朴拙、原始的筆意,如同先民的語言,以最初的力度敲擊觀者。

漢代碑刻的結構與氣度:「石門頌」奔放灑脫,「張遷碑」雄渾開張,「曹全碑」秀雅典麗,呈現漢隸筆畫的成熟與書風的多樣化。

唐宋元明清的帖學與文人氣息:參展作品涵蓋王羲之、智永、孫過庭、宋徽宗、黃庭堅、朱熹、趙孟頫、文徵明到董其昌,展現帖學的精神與文人書風的雅逸。

明末至近代的個性書風:包括張瑞圖、王鐸的奇崛奔放,鄧石如的篆隸風骨,以及吳昌碩、于右任、沈尹默等近代書家的影響力,都在作品中隱約可見。

漫步展場,彷彿在文字的時光隧道裡行走;點畫之間,藏著一段段文化溯源的路徑。「解讀古文字,就像和古人猜心。」陳老師以輕描淡寫的方式,道出書法與文化的深意。

陳老師强調,「三千年的邂逅—與經典有約」書法師生展,是一場跨越千年的「猜心遊戲」。(圖/記者黃華安攝)

本次展覽不僅展示作品,也是一場文化的打開。讓觀者理解書法學習並非高門檻,而是一段可以從容進入、深入探索的文化旅程。只要願意讀懂文字的內容,就能讀懂古人的情感與生活,看見古典與現代交會處的生命力。

展覽空間明亮舒適,作品以斗方、中堂、條幅錯落呈現。展場之間,可聞淡淡墨香,也可看到銀髮學員的字,與年輕時未竟的夢悄悄對話。

學員王明燕與其隸、行、草作品。(圖/記者黃華安攝)

學員秦玉巿與其隸、篆作品。(圖/記者黃華安攝)

三千年並不遠。它其實就在紙的薄度裡,在一筆的起落中,在每位書寫者安靜的心裡。

展覽地點為新北市蘆洲區三民路 178 號林建生圖書館一樓大廳,開放至晚間 8 點 30 分(週一休館)。主辦單位誠摯邀請民眾前往,在墨韻流動間感受文化的重量,並從書法線條裡,看見《詩經》跨越三千年的生命力。

三千年,其實不遠,只要你願意讀。

(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學員利琇瑰與其行書對聯作品。(圖/記者黃華安攝)

這場展覽展示的是:古人留下的語言,現代人延續的溫度,文字跨越千年的力量。三千年,其實不遠,只要你願意讀(圖/記者黃華安攝)

  

您可能有興趣
購物頻道
特色村里
  • 本里原隸屬於文華里,79年 1月里行政區域調整,自文華里分出,因文南路縱橫其間,故名文南里
特色廟宇
特色社團
熱門新聞
特色人物
  • 方聖傑

    咖啡熊 /台中逢甲店 跑腿人
    大家好~我是咖啡熊的JerryFun ! #咖啡熊不只是咖啡熊! #咖啡熊每天為你加油! #來咖啡熊找一杯有溫度的咖啡喝!
    咖啡熊/方聖傑 很榮幸認識您
    台中市
特別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