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傳所林宇晟創作畢製《路上有人—文本之視覺創作—以書籍設計為例》,於高雄「烏狗文創」空間展出。(圖/崑山科大提供)
視傳媒記者蔡清欽/台南報導
崑山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研究所畢業生林宇晟,在研究所期間持續關注文字、圖像與設計之間的交互關係,畢業創作《路上有人—文本之視覺創作—以書籍設計為例》,以個人書寫出發,結合書籍裝幀、排版結構與閱讀行為,進行跨越文學與設計的深度對話,展現其豐沛創作能量與高度整合能力,獲得指導教授與口試委員一致肯定。
▲鄭中義教授、呂裕文教授評點畢業作品。(圖/崑山科大提供)
林宇晟的研究起源於反思過往商業設計經驗,重新思考創作初衷與自我書寫的價值。他以《路上有人》為總題,發展三本風格迥異的書籍,包含《路上有人》、《偏廢》、《漾蕩後》,分別對應個人記憶書寫、偶發影像紀錄與文案轉譯創作。其中,《漾蕩後》透過將既有文案作品轉化為圖像,重新詮釋語言與設計的關係,突顯設計在文本再生中的創造力與感知深度。
為深化設計脈絡與內容連結,林宇晟深入文獻探討文本生成、美學再製與設計符號學等理論,並參考國內外當代書籍設計案例。他以書籍為載體,嘗試以不同裝幀結構與閱讀介面回應各冊主題,例如《偏廢》結合手機誤拍影像與無標題文字,挑戰圖文界線;《漾蕩後》則運用切割與摺疊重塑主從結構,展現文案設計在純創作語境中的另一種可能。
▲創作成果展示區。(圖/崑山科大提供)
林宇晟於6月27日至7月3日,在高雄市鳳山區黃埔新村「烏狗文創」空間展出創作成果,展場設計以「行走」、「遇見」為隱喻軸線,引導觀者以身體參與文本,觸發個人感知與記憶的共鳴,現場除書籍實體展示外,也設有留言牆與創作草圖,強化展覽的人文溫度與共感價值。
▲視傳所林宇晟(左2)發表創作作品,與指導老師鄭中義教授(右1)、口試委員呂裕文教授(左1)及樹德科大陳政昌教授(右2) 合影。(圖/崑山科大提供)
展覽期間,指導教授鄭中義助理教授與口試委員崑大視傳系呂裕文助理教授、樹德科技大學陳政昌助理教授親臨現場,對作品展現的整合性與創作深度給予高度肯定,認為本創作兼具文本思辨與視覺實驗價值,成功建立書籍設計作為當代表達形式之一的實踐可能。
林宇晟表示,感謝研究所三年來師長與同儕的支持與啟發,讓他在一次次創作實驗與反覆修正中累積經驗,逐步釐清創作的方向與觀點。特別感謝指導教授鄭中義老師在整個創作歷程中給予耐心指導與視野拓展,協助他在創作理念與設計實踐之間找到平衡與連結。鄭中義老師敏銳的觀察力與對創作進度的嚴謹督促,成為他砥礪鞭策、不斷前行的重要支撐與信心來源。他期許未來能持續以設計為方法,探索文本與視覺之間更深層的交會與辯證,開展屬於當代設計者的創作語言。
-
2025-07-02 15:06:00
-
2025-06-30 17:19:41
-
2025-06-30 17:09:32
-
2025-06-27 16:25:04
-
2025-06-25 16:19:35
-
2025-06-25 16:09:47
-
2025-06-23 17:14:19
-
2025-06-20 15:49:30
-
2025-06-20 14:48:43
-
2025-06-19 15:38:53
-
2025-06-17 21:17:00
-
2025-06-17 17: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