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奇美腎臟科與AI大數據中心研發AI低血壓的風險預測系統,加上透析照護指引流程,大大降低洗腎低血壓的發生率。(記者蔡清欽攝)
視傳媒記者蔡清欽/台南報導
59歲黃先生因糖尿病腎病變導致腎惡化,長期於奇美醫學中心血液透析室洗腎。在洗腎前,奇美血液透析護理團隊利用AI低血壓的風險預測系統做了第1階段洗前預測,系統顯示低血壓風險值為62.93%(>50%屬高風險),立即告知病人並請團隊加強血壓監測。洗腎時,團隊又做第2階段洗中預測,結果顯示1小時內發生低血壓的風險值為55%,再次請團隊加強血壓監測。醫師指出透過「AI低血壓的風險預測系統」加上「透析照護指引流程」,在低血壓發生前就給予適當且快速的處置,有效降低透析中低血壓發生率。
▲奇美醫學中心腎臟科醫師楊翼寧(左)與血液透析室護理長黃惠暄表示,該院研發AI低血壓風險預測系統上線後,透析中低血壓發生率降低5.5%。(圖/奇美醫學中心提供)
奇美醫學中心腎臟科主治醫師楊翼寧說明,透析中低血壓(IDH)可能造成病人在洗腎過程中出現噁心、嘔吐、胸口悶痛、肢體抽筋、甚至意識喪失。並容易產生併發症,常見的有心肌缺血、腸胃道缺血、腦中風及透析血管通路阻塞等,進而增加病人的死亡率。
▲「AI低血壓風險預測系統」與「透析照護指引流程」大幅降低洗腎中的風險,提昇就醫病人的安全性及品質。(圖/奇美醫學中心提供)
血液透析室護理長黃惠暄表示,根據奇美血液透析室統計2010至2020年約有25%於洗腎過程中發生低血壓。院方於2020年底組成了跨領域團隊,運用AI機器學習(ML)善於處理大數據與多重複雜問題的優勢,導入了近7萬筆的透析病人參數資訊的大數據資料,研發AI低血壓的風險預測系統,並結合此系統制訂透析照護指引流程,提早找出高風險病人並即時給予預防介入措施,幫助血液透析病人遠離透析中低血壓。
楊翼寧說,AI低血壓的風險預測系統上線後經統計和年齡、性別的校正後,2021年10至12月的透析中低血壓發生率20.6%相較2020年10至12月的透析中低血壓發生率26.1%,顯著地降低5.5%(表2)。奇美AI團隊於去(2022)年將此成果發表在國際醫療資訊研討會、台灣腎臟醫學會期刊與國際知名醫學期刊;成就更榮獲第23屆國家醫療品質獎-智慧解決方案組『標章』的肯定。
-
2023-03-21 01:14:22
-
2023-03-21 00:46:13
-
-
2023-03-20 23:05:05
-
2023-03-20 21:34:38
-
2023-03-20 21:33:38
-
2023-03-20 20:16:37
-
2023-03-20 19:37:18
-
2023-03-20 19:23:22
-
2023-03-20 18:59:52
-
2023-03-20 18:21:55
-
2023-03-20 18:04:57
-
2023-03-20 17:43:15
-
2023-03-20 17:35:08
-
2023-03-20 17:23:53
-
2023-03-20 17:20:35
-
2023-03-20 17:18:55
-
2023-03-20 17:1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