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腸直腸癌併肺轉移切除病灶 5年存活率逾7成
▲成大醫院胸腔外科黃維立醫師指出,成大醫院單孔胸腔鏡微創技術,讓大腸直腸癌合併肺轉移及接受轉移病灶切除病患五年存活率可達七成以上。
視傳媒記者蔡清欽/台南報導
1位61歲婦人7年前診斷大腸癌第三期,手術切除部分大腸後接受數次化療。治療後三年,再發現婦人的右上肺葉有一顆轉移性病灶,於是接受單孔胸腔鏡右上肺葉楔狀切除術;之後陸續又產生肺部轉移,分別接受單孔胸腔鏡左下部份肺節切除術、左上肺葉楔狀切除術、右下肺葉楔狀切除術。累計共接受4次單孔胸腔鏡肺部轉移病灶切除手術,目前仍在大腸直腸癌團隊門診定期追蹤。
成大醫院胸腔外科黃維立醫師指出,肺部轉移病灶切術手術近年來逐漸受到重視。有許多文獻指出,當患者原發癌症部位的腫瘤已受到控制、無胸腔外遠端轉移之病灶(肝臟例外),心肺功能良好可承受切除部分肺組織時,會建議接受肺部轉移病灶切除手術評估。
成醫自2007年開始胸腔鏡手術,並發展單孔胸腔鏡微創技術,廣泛應用在肺切除手術。黃維立醫師表示,除了肺葉切除,胸腔外科全力發展肺節切除術,精準切除中央型病灶,不必切除整個肺葉;而周邊型病灶則採用楔狀切除,甚至可進行多次肺轉移病灶切除手術。
黃維立說,成醫胸腔外科整合了這些技術,即便是多顆轉移性腫瘤,選擇合適的切除方式可以讓患者保留更多肺組織,減少術後對肺功能的影響,術後也可盡快接受進一步的化療或標靶治療。在成大醫院多科團隊合作下,大腸直腸癌合併肺轉移及接受肺轉移病灶切除手術的患者,5年存活率可達7成以上。
黃維立醫師表示,大腸直腸癌患者產生肺轉移,不一定無法手術。胸腔外科評估肺轉移病灶切除手術可行性,再根據轉移狀況選擇肺節切除、楔狀切除或肺葉切除,達到「精準打擊、快速恢復」,以提供更好的治療、延續患者的生命。
您可能有興趣
-
2023-03-21 02:46:00
-
2023-03-21 01:14:22
-
2023-03-21 00:46:13
-
-
2023-03-20 23:05:05
-
2023-03-20 21:34:38
-
2023-03-20 21:33:38
-
2023-03-20 20:16:37
-
2023-03-20 19:37:18
-
2023-03-20 19:23:22
-
2023-03-20 18:59:52
-
2023-03-20 18:21:55
-
2023-03-20 18:04:57
-
2023-03-20 17:43:15
-
2023-03-20 17:35:08
-
2023-03-20 17:23:53
-
2023-03-20 17:20:35
-
2023-03-20 17:18:55
購物頻道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