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29
關閉
2024-01-12 17:56:55
崑大開設「原民文化」通識課程 多元學習擴增學生知識與見聞


▲台南市蕭壟社北頭洋發展協會林宜真老師解說北頭洋飛番勇士故事。(圖/業者提供)


    視傳媒記者蔡清欽/台南報導


崑山科技大學空間設計系陳玉美副教授以「PBL應用於西拉雅課程學習成效之行動研究」,獲得 112年教育部大專校院教學實踐研究計畫補助,於112年8月至113年1月開設分類通識課程「西拉雅族的歷史、文化與空間脈絡」,引領學生認識臺南平埔原住民西拉雅族的歷史與文化,讓學生獲益良多。

 
▲參訪過程巧遇頭社公廨三壇陳進和先生,為師生介紹祭品稻殼、綠豆、梨片、銅板。(圖/業者提供)


該次計畫配合課程「西拉雅族的歷史、文化與空間脈絡」,透過多元教學活動,以臺南地區的西拉雅族與大武壠社社群為研究場域,嘗試將西拉雅族以「文化系」的概念進行比較分析,做為教學實踐研究計畫的主題。課程將西拉雅族與大武壠社擬制成6個文化系,分別為大內頭社部落、佳里北頭洋部落、東山吉貝耍部落、白河六重溪部落、官田番仔田部落以及山上區隙子口部落等。

 
▲學生就部落印象,透過美勞實作行「西拉雅族意象」創作,互相觀摩成果。(圖/業者提供)


課程再以「發現西拉雅」、「西拉雅文化復振」、「西拉雅宗教信仰與周邊關係」、「信仰空間與儀式展演的文化脈絡」做為研究分析的主題,透過課堂授課、戶外教學、部落參訪、專題演講、西拉雅族意象實作,並帶入PBL學習,期待培養學生問題解決的能力,激發行動學習的動能,以連結西拉雅歷史與文化學習,從而探討學習成效。


▲師生參訪大內頭社部「太上龍頭忠義廟」。(圖/業者提供)


課程的教學設計,以單元授課建構學生西拉雅族的先備知識,並於112年進行豐富的教學活動,11月7在崑大智慧型互動教室進行首場PBL學習(問題導向學習),為讓理論與實務有效結合,11月28日在空設系陳玉美副教授帶領下,40位師生前往大內頭社及佳里北頭洋兩個西拉雅族部落進行社會參與式行動學習,並由台南市頭社西拉雅文化發展協會莊麗緣老師、羅忠英老師以及台南市蕭壟社北頭洋發展協會林宜真老師擔任導覽解說員。

 
部落參訪將學生分成兩組進行導覽,包括大內區頭社平埔文化園區及佳里區北頭洋平埔文化園區,每個行程的參觀與解說都深深吸引學生興趣,例如頭社部落的阿立祖公廨建築造型仿自台北國父紀念館,公廨名稱取作「太上龍頭忠義廟」漢式名稱,原因是為了方便在戒嚴時代符合廟宇登記辦法。

 
另北頭洋阿立祖公廨名稱為立長宮,隱含阿立祖信仰源遠流長之意,而廟門門聯是由日治到戰後時代的臺南仕紳吳新榮醫師題字「橫批:北頭開基傳蕭壟社;左聯:千壺醇酒念先住民;右聯:一口檳榔祭阿立祖」,也反映北頭洋部落為西拉雅族蕭壟社故地。其他在地故事諸如飛番勇士、飛番墓、荷蘭井、望高寮、干欄式建築,都讓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部落參訪後,學生也憑藉印象在課堂上透過美勞實作進行「西拉雅族意象」創作,並互相觀摩成果,112年12月12日再邀請臺南市西拉雅族部落發展促進會理事長段洪坤老師蒞校主講「原來都在—西拉雅文化語言與復名復權」,段洪坤老師針對1990年代以來,西拉雅族在文化復振以及正名運動,進行歷史性回顧與現在營造狀況以及未來展望的介紹,讓學生更了解台南地區的西拉雅族對於原住民身分認同及文化復振的努力。段洪坤老師從西拉雅語教學及西拉雅族物質文化進行介紹,例如飲食文化、傳統服飾、刺繡技藝以及獵人文化,讓學生聽得饒富趣味並深受感動。

 
課程也在112年12月19日進行第二場PBL學習,並於今年1月陸續讓學生在課堂上發表創作及分組報告,作為一學期的學習總結,透過活動進而了解更多西拉雅文化,擴增自身見聞與視野,收穫豐碩滿載而歸。

 

您可能有興趣
購物頻道
特色村里
  • 本里原隸屬於文華里,79年 1月里行政區域調整,自文華里分出,因文南路縱橫其間,故名文南里
特色廟宇
特色人物
  • 陳彩珍

    珍棧南瓜瓦片-堅持天然、營養、無負擔的養生零嘴
    只使用麵粉、南瓜籽、雞蛋和少許糖鹽做為原料,不含添加物,烘烤時採用低溫烘焙以減少養分流失,讓人們能夠品嘗到最天然、營養、無負擔的養生零嘴。
    Vera Sintiawati Chen
    南投縣
熱門新聞